哈佛人重视合作思维在成功过程中的作用。谈到成功的经验,比尔·盖茨说:“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另一位美国管理大师罗伯特·凯尔在他的作品《逆领导思考》中也说:“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合作才能生存,赢得更好的发展,这其实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有一片红杉林非常有名,吸引很多游人前去参观。人们看到一棵棵红杉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无不为之惊叹。这种加州红杉是现在世界上长得最高的树,最高的能长到90米高,大约相当于30层楼房那么高。可是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它们的根却很浅。有人专门研究过这种树,发现它们都是成片生长,所在的树根虽然不深,但是在地下彼此交织,形成一片密切相连的大网。所以这种树长得再高,也不会被狂风暴雨吹倒。除非是将整块树林的地表掀起来,否则不可能将任意一棵红杉轻易放倒。因为根部并不发达,所以红杉从地下吸取的养分就可以更多地用于向上生长,可以长得更加高大。加州红杉的成长充分体现了团结的力量。
不光自然界中的植物体现出合作的精神,动物也是如此。鳄鱼虽然生性凶残,但是它却和一种小鸟保持着友好协作的关系。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鳄鱼在休息的时候浮出水面,张开血盆大嘴,一只长着尖利小嘴的小鸟居然堂而皇之地飞进它的嘴里,还在它的口中“鳄口拔牙”,啄食它牙齿上沾附的食物。稍有生物常识的人都懂,正是这种鸟的行为,帮鳄鱼清理了牙缝中的残渣,让鳄鱼保持口腔清洁,不会出现口腔疾病。而这种鸟也可以美食一顿,填饱肚子,双方互利互惠,体现了精诚合作的精神。
鳄鱼和小鸟的这种关系叫作“正和博弈”的关系。“正和博弈”也叫合作博弈,指的是在合作中双方或多方都能得到利益,获得发展,而没有因为这种合作行为对任何一方的利益造成损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合作共赢,或者是合作多赢的行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些人却不懂得。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只注重个人的力量,而很少想到与别人合作,更没有意识到合作的力量。很多时候,只是这样一个意识问题,却会带给我们不同的结果。人们都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人死去以后见到了上帝,上帝问他是愿意去天堂还是去地狱。他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于是上帝就让他分别去天堂和地狱参观。他先去了天堂,看到天堂的人正围着一张很大的桌子坐着吃饭,桌子上有各种各样美味佳肴,坐在桌前的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巨大的勺子,相互喂给对面的人吃,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吃着饭,每个人脸上都焕发着健康的红光。原来心目中的天堂居然是这样,这个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他又来到了地狱,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地狱里的情景和天堂里的几乎一模一样:一张大桌子,一桌子美味佳肴,每个人手中一把大勺子。可是坐在桌前的人却都面黄肌瘦,好像很长时间没吃到饭的样子。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试图把勺子里的食物送到自己嘴里。可是勺子太长了,无法吃到里面的食物,有的人急得大喊大叫,但是也无济于事。
如果你懂得与别人合作,与别人分享,那么你的世界就是天堂;如果你只顾着自己,不懂得合作与分享,那么你的世界就是地狱。我们在生活中总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有些困难与挫折可以凭借个人的力量去解决。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和才能毕竟是有限的,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困难和挫折时,凭借一己之力有时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尤其需要别人的帮助与合作。只有懂得合作,善于合作,在生活中工作中才能更轻松更愉快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一项成功的事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和信任的合作伙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不光可以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成功。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规模庞大,拥有巨额资产。这和他和很多生意伙伴的精诚合作密切相关。巴菲特自己也说:“我很幸运能拥有这些出色的合伙人,我们通过合作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如果是我单个人,这一切是无法做到的。”巴菲特虽然管理着这样大的公司,公司里的员工超过25万人,但是他的公司总部只有20个人。至于他本人的生活和工作就更显得轻松自在,每天都有很多悠闲的时间,他喜欢打牌,每周按惯例要打12个小时的桥牌。人们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巴菲特解释说:“在工作中如果能和一流的工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工作就会无比简单。”
合作:打造一支坚强的团队
哈佛商学院有一门精心设计的培训课程——“亚北极生存训练”。这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设想身处魁北克北部与纽芬兰交界处的北极地区,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可以获得指南针、打火机、睡袋、斧头等15件物品。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目前的生存条件,对这15件物品按照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并且说服全组人员采纳自己的观点。考题最后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这门课程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与人沟通,主导团队意图的能力。
有一本名叫《狼图腾》的书,里面写了狼群合作捕食的故事。单个的一只狼是很少能捕猎食物的,它们通常都是集体行动,团结协作。在野生动物中,狼群充分体现了它们的合作精神。狼群在雪地上前进的时候,会采取排成单列的方法。跑在最前面的狼在厚厚的雪地上踩出第一个脚印,后面的狼踩着前狼的脚印,这样就可以节省体力。当领头的狼体力不支的时候,会退到队伍后面,让别的狼代替它,这样狼群就可以养精蓄锐,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一旦遇到猎物,狼群会自发的协同作战。它们有着严格的战术分配,不同的狼担任不同的任务,有的冲锋在前,有的围追堵截,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正因为如此,狼群的战斗力是不可小视的。
有趣的是这样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却不选择成群的动物作为猎物。因为这些群居动物也有像狼一样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当有捕猎者发动袭击时,这些动物就会围成一团,把群体中幼小的瘦弱的围在里面,扬起后蹄随时给进攻者以致命一击。正因为如此,尽管羚羊是草原上奔跑最快的动物,但狼群却更乐于选择它作为捕食的对象。因为羚羊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遇到危险不会一致对外,只会四散逃命。这个时候,狼群正可以运用团体作战的战术,前追后堵,往往能够成功地捕获到一顿美味。
团队的力量远胜于个体,这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但是也并不是将不同的个体组合到一起就能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团队。哈佛有一种“华盛顿合作规律”理论:一个人工作时容易敷衍了事,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常常相互推诿,三个人在一起往往永无宁日。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理论指出,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数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组织和管理,让人的力量聚合在一起,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有个美国人来到中国,找了几个中国小学生,他让这些小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实验。他先在一个小瓶里放着几个用细线拴着的小球,瓶子的口很小,每次只能让一个小球进出。他对这几个小学生说:“假定瓶子里是一个火灾现场,你们手中的每个小球就是你们自己,必须要快速从瓶子里逃出来。当我喊拉的时候,你们就要迅速把手里的小球拉出来。但是要注意不能把瓶子拉倒。”当这个美国人喊拉的时候,几名小学生迅速作了分工,确定了顺序,依次往外拉出小球,很快就顺利完成了。这名美国人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个实验他在很多国家找过不同的小学生做过,无一成功。那些小学生在听到拉的命令后都争先恐后地往往上拉,结果小球堵在一起,拉翻了瓶子……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团队合作中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优势。
美国的大陆航空公司有一度经营不善,服务质量差,导致濒临破产。关键时候,公司任命贝森担任ceo,贝森一上任就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发现公司里员工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严重影响了服务水平的提高。他提倡新的工作方式,改变员工的合作方式,使得公司的工作氛围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员工工作的时候情绪都变得乐观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也大幅度提高。没过多久,大陆航空公司就一改亏损的局面,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文中将一家公司称赞为全美国“最受赞赏的公司”。作者称赞了公司中员工有高度的责任感,处处体现出的主人翁精神,认为这是这家公司成为“最受赞赏的公司”的主要原因。这家公司的ceo哈斯在采访中指出:“员工是企业的基础,是让员工敬业感到满意。你必须让每一个员工都能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代表。”可想而知,有了这样的公司,有了这样的团队,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止它迈向成功呢?